周浩明,杨军平.慢性肾衰竭微血管的中西医保护机制研究进展[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16(11): |
慢性肾衰竭微血管的中西医保护机制研究进展 |
|
投稿时间:2016-10-08 修订日期:2016-10-30 |
DOI: |
中文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中西医结合 保护机制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基于GRC的慢性肾衰大鼠微血管保护与泻浊延缓机制研究 |
|
摘要点击次数: 691 |
全文下载次数: 905 |
中文摘要: |
慢性肾衰竭是多种慢性肾脏损害疾病的终末阶段,它是指慢性肾脏病中GFR下降的那一部分群体,即是指慢性肾脏疾病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简称慢性肾衰。肾内微血管主要指肾小球毛细血管和分布于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丛,前者与肾小球滤过面积和肾小球滤过率直接相关,而后者对维持肾小管的正常结构、 功能及肾小球滤过功能起调节作用,微血管的病变对慢性肾衰竭的发生发展机制起着重要的影响,并对其预后有指导意义,本文献综述旨在收集有关慢性肾衰竭微血管保护的理论和方法,对其进行系统整理,并对其治疗手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义。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