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龚向京 彭中娟 戴琦.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的临床特点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11):12-14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的临床特点分析
  
DOI:
中文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硬化  中医证型  肝功能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江西省卫生厅课题(编号:2010A021)
作者单位
龚向京 彭中娟 戴琦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摘要点击次数: 542
全文下载次数: 277
中文摘要: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肝功能和肝脏储备功能之间的关系,以阐释其内涵。方法:收集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例120例,根据肝硬化中医临床辨证分为六型,测定入院3 d内的肝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与Child-pugh评分及分级情况。结果:水湿内停、湿热蕴结、脾肾阳虚三证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明显升高,湿热蕴结型与各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就血清总胆红素(TBIL)而言,湿热蕴结型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肝肾阴虚型白蛋白(ALB)含量与其他各型比较差异明显(P<0.05),而各组的球蛋白(GLB)含量比较无明显差异。肝气郁结证型PT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其时间最短,显著低于其他各组。从Child-pugh评分和分级来看,各证型肝脏储备功能均下降;肝气郁结证型肝脏储备功能最好,瘀血阻络型肝脏储备功能最差。湿热蕴结、肝肾阴虚、瘀血阻络型主要分布在B级和C级;肝气郁结、水湿内停型主要分布在A级和B级;脾肾阳虚型以B级为主,显著高于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证型(P<0.05)。结论:ALT、TBIL、ALB、PT与Child-pugh分级可能可作为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辨证分型的重要参考指标。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
手机扫一扫看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