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玲 雷力民 徐文丽.分析前质量控制在凝血四项测定中的价值探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1):75-76 |
分析前质量控制在凝血四项测定中的价值探讨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质量控制 凝血酶原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摘要点击次数: 659 |
全文下载次数: 377 |
中文摘要: |
目的:探讨分析前质量控制在凝血四项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样本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轻度溶血对检测结果没有明显的干扰,严重溶血状态下会使得TT的结果明显延长。采血量过少:PT、APTT、TT结果明显延长,FIB含量明显降低;采血量过多:PT、APTT、TT结果无明显影响, FIB含量增高。离心后标本室温放置2 h、4 h,测定结果与即刻测定的结果无显著差异,室温放置6 h后PT明显缩短,APTT明显延长,TT、FIB的测定值没有明显影响。结论:由于溶血、采集量、存储等原因造成的不合格样本对止凝血指标均有明显的影响,医护人员应该尽可能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样本的采集、运送、保存等,以免造成检验结果的假性结论,误导临床医生做出错误的判断。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